| ... | ... | @@ -56,6 +56,16 @@ |
|
|
|
###### NOTE2
|
|
|
|
不要用iperf3来测UDP, 有BUG,结果很离谱。
|
|
|
|
|
|
|
|
### 如何根据`--report 10`的结果计算丢包率
|
|
|
|
|
|
|
|
client端的 “client-->server:(original......)(fec:xxx pkt:aaa byte)”,里面的xxx表示从client到server发送了xxx个数据包。
|
|
|
|
|
|
|
|
server端的 “client-->server:(original......)(fec:yyy pkt:bbb byte)”,里面的yyy表示server收到了client发来的yyy个数据包。
|
|
|
|
|
|
|
|
对比一下xxx和yyy,就可以算出client-->server方向的丢包率。 server-->client方向的数据同理。
|
|
|
|
|
|
|
|
以上方法计算出的丢包率是网络本身的丢包率。如果你用original那一列的数据计算,计算结果是被FEC纠正以后的丢包率。
|
|
|
|
|
|
|
|
### 根据CPU处理能力来调整FEC参数
|
|
|
|
|
|
|
|
FEC算法很吃CPU,初次使用建议关注UDPspeeder的CPU占用。如果CPU被打满,可以在冗余度不变的情况下把FEC分组大小调小,否则的话效果可能很差。
|
| ... | ... | |
| ... | ... | |